策展人

策展人 смотре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бновления за сегодня на .

乱谈 Talk | 我是一个策展人,粉刷本领强 | Sydney curator

415
4
2
00:06:35
06.04.2022

正值2022悉尼双年展开幕,我们邀请到了朱雀画廊的画廊经理,年轻的独立策展人,罗曼。在她的指引和讲解下我们饶有兴致的逛了逛今年的展馆之一Cutaway Barangaroo,并且聊了聊与画廊,策展,展览相关的一系列话题。“什么是策展人?在画廊工作是什么样的?什么又是双年展?”罗曼一一为我们做了解答,如果你也对艺术感兴趣,不妨听听来自业内人士的分享吧~ 23rd Biennale of Sydney 悉尼双年展 3月12日 - 6月13日 🤍biennaleofsydney.art Vermilion art 朱雀画廊 5/16 Hickson Rd, Dawes Point NSW #悉尼双年展 #BiennaleofSydney #朱雀画廊 #vermilionart #策展人 #边界boundary 你还可以从其他平台了解我们, Follow us on: 小红书: 边界 Boundary Bilibili: Welcome2boundary 西瓜视频: 边界Boundary Instagram: Welcome2boundary

策展可以當飯吃嗎?策展人都在幹嘛?feat. 格式設計 格子|品牌有學問

1377
41
0
00:14:02
18.05.2022

幾年前第一次在 #文博會 看見 #格式設計 的展覽, 當下為之震驚、相當驚艷,馬上愛上格子(誤) 上一支 Vlog 帶大家到格式設計策劃的陽明山屋體驗後, 許多年輕朋友對於策展這個行業以及策展人這個職業都很好奇, 這一集我們就邀請 #策展佼佼者 格子來和我們分享, 他如何成為一位策展人?如何設計一場自己也喜愛的展覽? 以及兩年前我們一起合作完成的作品 #去你的南極 展覽如何誕生! #阿餅在gama #策展 #展覽 #策展人 #格式設計展策 #格子 #設計 #南極 #品牌中心 #橘子 #橘子集團 #橘子基金會 #遊戲橘子 #gaman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餅在GAMA更多影片: 【到陽明山喝咖啡買周邊,拜訪全台最有質感山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定時上片!記得訂閱YouTube,開啟🔔通知! 更多阿餅私密日常請follow IG: Instagram:🤍 YouTube:🤍

優人物/因為喜歡 所以鑽研 將策展做出專業的人 王耀邦

3078
71
1
00:07:23
29.07.2021

從小就是點子王的王耀邦,在設計策展圈有個響亮的外號「格子」,格子和他的「格式設計展策」公司在近年的台灣,做了很多特別的事,從台灣文博會、桃園文創博覽會、台北設計城市展等等,以及後來一系列與山有關的展覽。 從華梵大學建築系畢業後,王耀邦遠赴英國愛丁堡學設計與策展,在台灣的策展風氣初萌芽時,帶著他的建築背景與策展專業投入市場。就像他對生活各方面的品質追求一樣,因為熱愛策展,所以要鑽研,要讓人看到專業。 新近在陽明山小觀音停車場附近的「陽明實驗山屋」,更是結合他對山的喜愛、策展與設計的專業,進行一場美好的改變。王耀邦說:「我是認真把策展當成一個事業的人。我真的很喜歡策展,因為可以遇到很多不一樣的事物。」

2022年度怪物職人 策展人/藝術創作者/演員 丁春誠|藝術在生活間俯仰即是

11000
11
1
00:04:05
23.11.2022

這兩年見到丁春誠,往往都是跟藝術有關的場合;縱然在品牌活動上相遇,也都會為他安上一個「藝術創作者/策展人」的名號。兩年前因為疫情從北京回台後,在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以「MY WARD/ MY WORLD」讓眾人看見他的能量;打理「Ting Ting Art Space」征戰國內外藝展與引進藝術家作品也證明他的眼光。不過,這只是這位藝術界怪物準備崛起的暖身而已。 丁春誠說,台灣可能有80%的人沒有進過藝廊看展,如何從貼近生活的層面傳遞、擴散概念,才有機會開啟新的想法或是視角。「不是一直告訴別人,藝術是一個很崇高、很高高在上的東西,其實它很貼近生活的樣貌。」剛結束的Art Taipei,丁春誠找來台南知名酒吧Bar Home做了Artail Project,把Art跟Cocktail兩個詞合併為藝術調酒的概念。因為吃喝,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一件事,他讓調酒文化融入藝術,以日常事物來敘述,這個時代創作的多樣性。 #丁春誠|藝術在生活間俯仰即是:🤍 - 2022怪物職人 - 黃俊團|對我來說,攝影就是真實的一種呈現:🤍 昆蟲擾西|讓身上每個標籤都成為多元性:🤍 傅星翰|進擊的街頭藝術地才:🤍 Wes郭庭瑋|每一天都要超越自己:🤍 Liz高琹雯|我想讓美食家成為一種職業:🤍 宋培弘|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釀酒人:🤍 戴天易|我從來不只做好一件事情:🤍 邱煥升|用動畫打中人心最痛的點:🤍 2022《怪物祭》12/3-12/4 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 年度怪物職人|論壇|市集|Live演出 怪物祭亮點:🤍 2022怪物職人正式揭曉:🤍 #怪物職人 #怪物祭 #藝術 #演員

【策展人专访 | Curator interview】:王庆松 | Wang Qingsong

300
5
0
00:04:50
28.05.2020

展览《借山描景》(《LANDSCAPING》)策展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摄影艺术家,韩国综合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当代影像馆艺术总监。组织策划首届和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曾参加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作品被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盖蒂美术馆、英国V&A、日本森美术馆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和基金会收藏。

職場制勝 20170324 策展人 (展覽策劃人)

3253
30
0
00:08:15
19.05.2017

行業介紹:策展人 / 展覽策劃人 (Artistic 藝術型 / Investigative 研究型) 來源:TVB J5 職場制勝 2017-03-24 我要入行

[Prefessional People 極度浪漫又極度理性 策展美女 陳佳音 ]

4676
62
1
00:03:33
19.02.2016

[Prefessional People 極度浪漫又極度理性 策展美女 陳佳音 ] 策劃藝術品展覽(策展),需要雙重人格,用浪漫的特質接洽藝術家,以務實的性格規劃場地和細節。我不斷穿梭想像和現實的界限,在心中飛翔。 🤍

deTour 2021 Curators Introduction 策展人簡介

648
7
0
00:02:37
26.11.2021

一物謂之何用?以功利計算的話,功能就是最佳的評分準則。鋼造的螺絲能鎖住部件,造就了工業化進程的無數機器建造,是功能性的俵俵者;而荒棄在海灘上的海螺貝殼,標緻的螺旋紋理不單滿足視覺,更預言螺絲設計的出現,這是個美麗的巧合,還是在小小海螺中早已藴藏著「無形」之用呢?可見功能以外,更多看似「冇用」之處,其實亦藴藏著巨大的無形價值,有如外觀的美學、文化的底藴、以至個人體驗等等的無形功能。在「有用」與「冇用」之間,擴闊思考,將會是一片更寬廣的設計想像與創造空間。 著實許多在人們生活裡出現的設計是人類共同演進協作的成果,當我們去觀看一件設計,其實不過是在面向演變版圖中的一點,它蘊藏著歷史、美學、文化、科技、習慣等元素,當時間變動它亦會持續轉化。 本屆deTour,以「有(冇)用」出發,打造一個展現設計過程、探討實驗的場所。 一同反思設計如何「有用」地回應具體需要;探討設計「冇用」無形功能的價值。 What makes a thing useful? From a strictly utilitarian standpoint, the existence of a function should be the predominant criterion. A steel screw, for example—which holds objects sturdily together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is the epitome of functionality. In contrast, a sea snail shell lying idly on the beach seems to lack any discernible function at all. Yet, its natural spirals look stunningly similar to the threads of a screw. Beautiful coincidence? Or has the “functionless” sea snail been onto something all along? It’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many seemingly useless things in fact possess a huge amount of invisible value, be it aesthetic, cultural, intellectual or emotional. Between “useful” and “useless” lies a vast playground where we can unleash ou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design. Many designs we are all too used to today are the result of human evolution and collaboration. When we look at a design, we’re only catching it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However, its current shape and function is often the culmination of decades, centuries or even millenniums of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informed by history, aesthetics,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ustoms. And as time goes on, it will keep morphing and evolving. With “Use(fu)less” as its starting point, deTour 2021 sets out to create a space for discussion, experimentation and exhibition. Together, let’s reflect how “useful” designs respond to specific needs, and explore how “useless” designs can serve hidden—yet equally valuable—functions. deTour 2021 有(冇)用 Use(fu)less 日期 Date|2021.11.26 - 12.12 時間 Time | 11:00 - 20:00 地點 Venue|PMQ 元創方 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 35 Aberdeen Street, Central 虛擬設計節 Virtual Festival | deTour.hk/2021

为什么你看不懂当代艺术?| 《艺术+》X 策展人崔灿灿

46
0
0
00:10:34
20.02.2023

当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杜尚把小便池带进美术馆作为展品后,传统艺术便被颠覆了。为什么人们总说看不懂当代艺术?又是谁在定义什么才是艺术品?今天我们来和独立策展人崔灿灿聊一聊。 崔灿灿:独立策展人,写作者。他被称为“劳模”策展人。

職場制勝 20181221 策展人 / 活動統籌主任

5336
41
0
00:10:20
30.12.2018

行業介紹:策展人 (Investigative研究型) 來源:TVB 財經台 職場制勝 2018-12-21我要入行 *入行由活動統籌主任開始 (月薪約$1.3萬),之後可晉升至高級活動統籌主任、助理經理、經理等

「感官編碼」策展人介紹:林欣傑

3737
0
0
00:06:38
27.07.2022

「感官編碼」策展人介紹:林欣傑 𝙎𝙚𝙣𝙨𝙤𝙧𝙮 𝙏𝙧𝙖𝙣𝙨𝙘𝙤𝙙𝙚 Curator Sharing: Keith Lam 「科技早已變得無可避免,像我們的『第二層皮膚』似的。」 「藝術家運用編碼科技,可以將媒體轉化成另一種媒體;透過轉換媒體改變既定的感官認知,讓觀眾感受『聽得到的視覺』、『看得見的聲音』。」 “we use technology because there is no staying away from them in this world, they are our ‘second skin’.” "The pervasiveness of technology enables artists to code sensations, allows interchanging of different means of perception – making ‘what is seen to be heard’ and ‘what is heard to be seen’.” =+=+=+=+=+=+=+=+=+=+=+=+=+=+=+=+ 「藝術·科技」展覽——感官編碼 𝗔𝗥𝗧𝗦•𝗧𝗘𝗖𝗛 𝗘𝘅𝗵𝗶𝗯𝗶𝘁𝗶𝗼𝗻 - 𝙎𝙚𝙣𝙨𝙤𝙧𝙮 𝙏𝙧𝙖𝙣𝙨𝙘𝙤𝙙𝙚 📅 2022.7.30 - 8.13 ⏲️ 12:00 - 20:00 📍中環街市一樓 Event Space | 1/F Event Space, Central Market 🎟️ 免費入場 Free Admission ✋🏻延伸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Outreach programme, now open for application ℹ 🤍 此為「藝術‧科技」展覽之一,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主辦。 This exhibition is part of ARTS‧TECH Exhibition, organised by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HKADC). =+=+=+=+=+=+=+=+=+=+=+=+=+=+=+=+ #ARTSTECHExhibition #藝術科技展覽 #感官編碼 #ARTSTECH #Exhibition #ScensoryTranscode #HKADC #ADC #CentralMarket #藝術科技 #展覽 #香港藝術發展局 #藝發局 #中環街市

2 策展人精神-製作人:觀照全局、描繪時代精神

745
15
0
00:13:54
25.08.2016

「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 // 不安靜的借閱傳承 一本又一本翻不完的真人圖書,全台僅此一館,別無分館!單書限定限閱60次,難得一見的精彩書單! 館藏介紹:🤍 § 館藏瀏覽: 城市生活設計// 2015.7.2 No.1分析者,黃金樺 《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作者、PLAN築策創意整合創辦人。 2015.7.9 No.2 實務者,張博翔,器研所創辦人。 新媒體與娛樂// 2015.7.30 No.3 分析者,蔡宏賢,Dimension+創辦人。 2015.8.6 No.4 實務者,柯智豪,曾獲金鐘獎金曲獎之跨界音樂家。 藝術與創業策展// 2015.8.13 No.5 分析者,吳達坤,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藝術村總監。 2015.8.27 No.6 實務者,Martin Talvari,芬蘭萬人創業活動Slush 策略長 Martin。 新形態空間// 2015.9.10 No.7 分析者,林端容,Changee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Changee Across創意社群平台創辦人、Changee串串發起人。 2015.9.17 No.8實務者,周筵川,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 飲食文化// 2015.10.1 No.9 實務者,林昱丞,京盛宇創辦人兼執行長。 2015.10.15 No.10 分析者,黃學正,《or旅讀中國》專欄作家、學學文創講師。 歷史空間再造// 2015.10.22 No.11 分析者,凌宗魁,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專案規劃師。 2015.10.29 No.12 實務者,蘇瑤華,前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 社會設計與策展// 2015.11.5 No.13 分析者,王耀邦,臺北設計城市展、格式|設計展策總監 2015.11.12 No.14 實務者,吳漢中,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美學CEO》作者 媒體刊物// 2015.12.3 No.15 分析者,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作家、香港傳奇雜誌《號外》前總編輯。 2015.12.10 No.16 實務者,黃威融,《Shopping Design》創刊總編輯,《小日子》創刊總編輯、資深雜誌人和暢銷作家。 § 本館館長: 主辦單位:經濟部 承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執行單位:Changee 串串、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 館方公告事項: 1.本館為一處絲毫不寧靜的圖書館,請專注聆聽,也請踴躍討論。 2.本館藏書包含8種類別,檢索區分為「分析書」與「實務書」,完整藏書一覽:🤍 3.本館單書限定借閱60次,月中開放預約當月新書,敬請從速。借閱後,如欲取消,請通知館務人員協助處理(service🤍changeeinfo.com)。

换一个角度看达达主义 | 策展人谈论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

1013
24
10
00:12:00
11.01.2021

大家好,今天我又来到了北京中间美术馆。距离上次来这里看展览[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已经过去几周了。上一期视频我提到了中间美术馆和民生美术馆两场相近的展览都很值得看,大家又喜欢上期内容,我便重访中间美术馆。一进门正好遇到策划这场展览的访问策展人之一,张理耕。我和他坐下来聊了聊中国当代艺术。他不仅观点和思路清晰,而且语言词汇也非常精准,所以我把这次采访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中国当代艺术 #85新潮 #厦门达达

【專訪】M+大展全面回顧草間彌生 策展人:藝術是她的生存方式

746
19
0
00:08:05
07.01.2023

【專訪】M+大展全面回顧草間彌生 策展人:藝術是她的生存方式 . 「我們都是浪子,我是一個波點,你也是一個波點。波點不會獨自存在。」──草間彌生 . 波點與南瓜,是草間彌生的鮮明標記,但橫跨近80年的藝術生涯,並非單一個「波點女皇」的稱號就能輕言帶過。 . 由1945年的藝術起點(其時二戰結束,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到展覽舉辦的2022年(疫情籠罩下舉世不安),兩個時間點都見證着世界性的傷痕,也同樣見證了草間彌生的創作變遷。 . 「我認為她不能沒有藝術,藝術對她來說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一種治療的方式。」M+博物館開幕一週年,舉辦的首個特別展「草間彌生:1945年至今」,便展出了逾200件展品,成為日本及海外最大型的亞洲回顧展。獨立策展人吉竹美香,為了這次展覽曾屢次與草間彌生見面,談起這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時,她笑着形容:「她身上有一種稚氣,待人非常真誠直接,並且散發着一種能量,極具吸引力。」 . 走入M+,標誌性的大型南瓜與圓點鏡房尤其吸引人「打卡」,但這些看似鮮活簡單、無限重複的波點,細究起來,每顆原來都是一個複雜的宇宙,內藏藝術家畸型的童年、自我救贖的執念,以至對生命的關懷與寄望。 . 藝術與生活本是一體。曾言「假如沒有藝術,我早就自殺了」的草間,直到93歲還在創作,或許是基於一種無可選擇的生存本能。除了全面追溯草間的創作軌跡外,這次展覽還帶來了三組全新作品,以及11幅她在疫情期間完成的繪畫,反映藝術家的多產與多變,實與時代的推移密不可分,因而又與人類的生命本身密不可分…… . 完整文章:🤍 .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5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 M+博物館 . 採訪:鄭天儀 撰文:鄭思珩 攝影:鄭思珩、黑羊 剪接:廖偉洛 .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 👉🏿YouTube:youtube.com/c/TheCulturistHK 👉🏿Instagram:🤍 👉🏿Website : 🤍 👉🏿Email:theculturist.hk🤍gmail.com 👉🏿Support us : payme.hsbc/theculturisthk . #草間彌生 #yayoikusama #M+ #yayoikusamaexhibition #一九四五年至今 #回顧展 #Mplus #波點女皇 #藝術 #前衛藝術 #展覽 #日本 #日本藝術 #文化 #博物館 #無限 #積累 #全面連結 #生物宇宙 #死亡 #生命的力量

多伦多值得逛几遍的艺术博物馆 | 策展人带你逛展

46
1
0
00:12:05
24.03.2022

对不起大家,收音时候,室内暖气响得如同工作车间…… 下次不在这里录了 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现代艺术、看展相关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也是对俺莫大的鼓励!(鞠躬 - 雨边平常的活跃地带 小红书🤍雨边落 公众号🤍雨边落不落

我為什麼要成為一個策展人?還有一些經營分享

1621
39
9
00:12:10
23.06.2021

今天開箱展覽中的場域分享及環境 除了創作外我還幫新藝術家策展 我的對象是新藝術家正在發展開始中的藝術家 我想我是那個追夢的人並且認真實踐著 一路有很多的策展調整及找到更好的方式生存讓更多人認識藝術家 有個空間不管是線上線下形式,對有夢的人就是被看見的機會。 夢想要被燃燒才能有火花才能前進 說一說理想夢想怎樣的兼具生活?創作跟策展之間的平衡及找到的方法 分享給有策展夢想的朋友們 何謂策展人(Curator) 是為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或其它商業單位安排藝術家與場地方媒合展覽事宜,或是決定文物呈現方式的獨立工作者。傳統策展人會和有形的藝術品有關,可能是藝品、收藏品、歷史項目或科學收藏。但現在已出現新性態的策展人,像數位策展者及生物數據管理員。 跟大家分享另一件身分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件實踐藝術可以幫助藝術家們的小小夢想~ 歡迎訂閱分享及留言喔~

The Moolah 《先知乍現》策展人專訪-黃建樺 策展人的話

19
0
0
00:08:12
14.12.2022

【策展人專訪】 #黃建樺 透過《先知乍現SPURT》的概念進一步回到觀展的初心上,從作品中得到精神和生命體驗的啟發,那份感動,帶領我們更深入的了解關於作品的形式、作品的材料、作品的想法和概念,探索藝術家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並進入他們的時空。 《先知乍現SPURT》 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猶如近在眼前 . 展覽地點 Location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台南市中西國華街三段15號 No. 15, Section 3, Guohua St, West Central District, Tainan City

策展人韩家英谈2021年深圳设计周Curator Han Jiaying talks about Shenzhen Design Week 2021

93
0
0
00:05:40
04.01.2022

深圳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尤其是临近香港这一具有成熟的设计体系的城市,也为深圳的设计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使得深圳成为中国内地设计的启蒙之地。 韩家英先生作为最早一批来到“设计之都”深圳的设计师,不仅亲眼见证了深圳的设计发展,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融入自己对设计的思考与探索,并自成一体。 As an important intersec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Shenzhen, especially near Hong Kong, a city with a mature design system, also provides a unique soi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s design, making Shenzhen a place of enlightenment for design in Mainland China. As the first batch of designers who came to Shenzhen, the "city of design", Mr. Han Jiaying not only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s design with his own eyes, but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it.

打卡潮點! 超人氣展覽背後真相揭露 策展人分享私房祕訣|全球聊天室 #鏡新聞

346
9
0
00:26:27
18.02.2023

01:10 博物館起源 貴族專享 04:49 展覽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11:05 別懷疑! 人人都是策展人 17:50 超夯關鍵字:沉浸式展覽 22:24 《華燈初上》推出互動式展覽 後疫情時代,全球博物館迎接大批人潮回流,推出重磅展覽。觀看展覽,有人看門道,看人看熱鬧,不少年輕人更是熱愛拍照打卡,放上臉書、IG等社群媒體,小小炫耀。 資訊氾濫的時代,也是最需要「策展人」的時代。到底策展高手需具備哪些條件?他們如何把繁多龐雜的資訊,轉譯成民眾看得懂的內容?沉浸式展覽興起,有哪些特殊之處?一起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鏡新聞YouTube👉🤍 鏡新聞官方網站👉🤍 鏡新聞Facebook👉🤍 鏡新聞Instagram👉🤍 鏡新聞Twitter👉 🤍 鏡新聞Line帳號👉🤍 鏡新聞APP iOS👉🤍 鏡新聞APP Android👉🤍

虹人TALK丨对话策展人,艺术诠释生活美学

14
0
0
00:03:36
02.02.2022

聆听瑞虹新城业主的声音,采访艺术收藏家江宁。

CINEMA 2.0 媒體藝術展:超眼球 - 策展人導賞

261
3
00:16:15
11.03.2021

CINEMA 2.0 媒體藝術展:超眼球 策展人葉旭耀闡釋策展理念及介紹作品 #第二十六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CINEMA 2.0 媒體藝術展:超眼球 | 2/3 (二) - 14/3 (日) 12nn – 8pm 🤍 包氏畫廊 *免費入場 更多詳情: 🤍

【策展人专访 | Curator interview】:克里斯汀·米勒 | Kristin Muller

44
1
0
00:05:44
24.05.2020

【展览 | Exhibition】:随波逐流/逆流而动——当代摄影干预 | with/against the flow——Contemporary Photographic Interventions

跟著策展人看展覽!香港藝術館Tour

2938
74
2
00:11:55
13.01.2020

香港藝術館重開了!作為重頭炮展覽,「觀景/景觀」從Tate Museum帶來了76件作品,讓我們一次過穿梭三百年的英國風景畫演變史,在策展人的帶領下,欣賞這次大規模的製作。 Elaine受邀到藝術館的Columnist Tour, 策展人親自解畫:1. 如何欣賞抽象藝術品?2. Turner 與Constable 的情史與際遇之不同!現在就跟大家分享吧! #ASenseofPlace #HKMoA #香港藝術館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Ig and Fb: 🤍elainechiuart 🤍elainechiu.com Music by Ilya Truhanov

【展覽】練習如何emo 《圓缺俱樂部》策展人李伊寧:擁抱這時代的脆弱

177
9
0
00:03:03
03.06.2022

「這幾年的香港發生了很多事,特別是疫情,令大家的心理影響很大。身邊的人都經歷了不少情緒的起伏,甚至有着抑鬱的情緒。」大館展覽《圓缺俱樂部》(emo gym)策展人李伊寧細説香港現狀,對她來說,這段時間是百感交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在公共場合安全地分享這些情緒。我希望大家可以到emo gym這裏練習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 一場情感主導的當代藝術展 . 《圓缺俱樂部》(emo gym)的展廳有別其他傳統展覽,它並非設置於白色立方體的空間,它更像個戲院、一個黑箱子,令觀眾沉醉於作品的世界。當代藝術經常鼓勵觀眾以抽離的眼光看待事物,李伊寧則希望反轉這個觀念,「人們在音樂或電影上得到的共鳴,我希望這個展覽也可令觀眾有着如此強烈的情感連結。」因此李伊寧為展覽找來七位香港藝術家用作品共同審視、折解、甚至擁抱這時代的脆弱。 . 完整文章: 🤍 . 撰文:余靖 攝影:陳恩慈、余靖 剪接:余靖 . 《圓缺俱樂部》(emo gym) 展期:即日起至 2022年6月19日 時間:11:00 – 19:00(星期二至日) 地點:賽馬會藝方 展覽詳情:qrs.ly/jvdtd3v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 👉🏿YouTube:youtube.com/c/TheCulturistHK 👉🏿Instagram:🤍 👉🏿Website : 🤍 👉🏿Email:theculturist.hk🤍gmail.com 👉🏿Support us : payme.hsbc/theculturisthk . #大館 #圓缺俱樂部 #emogym #疫情 #香港 #抑鬱 #李伊寧 #黑箱子 #音樂 #電影 #香港藝術 #香港藝術家 #文化 #藝術

認真問答系列 ep1 - 獨立策展人丁穎茵博士

113
7
0
00:06:22
25.10.2022

山下策劃繼「亂問亂答藝術家」系列後,發展出「認真問答系列」! 今次我們訪問到獨立策展人丁穎茵博士,和大家分享策劃「極目足下:想.見香港風光」的心路歷程。

策展人專訪—瑪莎篇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99
1
0
00:03:24
29.06.2022

#小花計畫2022 #小花盛開的回音 #五月天瑪莎 擔任音樂執行總監的五月天瑪莎,以策展人及創作者的角度,和我們分享這次小花計畫移展高雄金馬賓館,以及流行音樂、藝術等多種跨界展演與製作的觀點! - ☻ 訪談內容貼心小記 ☻ ➞ 小花計畫 移展高雄的意義? ➞ 這次音樂製作的挑戰性? ➞ 對⎡Re:⎦的解讀? ➞ 展覽的特別之處? - ✿ 一場紀錄回憶的藝術特展,好評移展高雄金馬賓館 ✿ 一張門票=一張「 Re:小花盛開的回音」獨家EP ✿ 4組全新展品+7組經典作品 -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 展覽時間|2022/06/25 ~ 2022/10/30 展覽地點|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購票方式|現場購票或全家FamiPort ・售票連結 ➨ 🤍 票價資訊|一般票 NT.350 ・ 含觀展門票及「 Re:小花盛開的回音」獨家EP一張 ・《小花計畫2022-Re:小花盛開的回音》門票入場,當日暢行美術館 ・ 2F ALIEN All-Day Lounge 餐廳低消為每人消費一個品項 更多展覽資訊| 🤍 - *請留意入館須配戴口罩並保持1.5公尺以上社交距離 *場館每日皆進行空間消毒及人員體溫測量

做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策展人对摄影的分类法。Featuring 杰夫沃尔 Jeff Wall 古斯基 Andreas Gursky 贝歇尔夫妇 Bechers etc.

1426
2
00:45:35
01.05.2020

每次介绍自己时,被问到“你都拍什么类型的照片,人像还是风景?”时,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 当代摄影就是要把摄影从器材使用和影像记录中解放出来,从摄影作为单一领域的技艺过渡到概念驱动下的多领域综合艺术。本期及下一期,我们以“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为线索,讨论专业策展人对当代摄影作品的“非互斥”分类,这些类别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已成名摄影艺术家,以及这背后的思想动机和大背景变换。 当代摄影是丰富了摄影的本质,模糊了艺术的边界,还是削弱了镜头成像的影响力,体现了相对的迷茫? 相关信息或链接: 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 (Charlotte Cotton) 🤍 Sophie Calle 🤍 Paul Graham - Shimmer of Possibility Gillian Wearing - Average People 🤍 Tim Davis Philip-Lorca di Corcia - Heads 静态画面摄影 (造影) Jeff Wall 🤍 王庆松 DEADPAN (无表情摄影) 贝歇尔夫妇 August Sander -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 🤍 John Berger Andrea Gursky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Stephen Shore 物性(Thingness) 本节目适合以视频或声音的形式收听!音频播客版请访问 🤍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策展人導覽影片 A Handful of Dust at NCPI: Curator’s Tour

905
10
0
00:03:32
27.05.2021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開幕首展 #DavidCampany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A Handful of Dust: from the Cosmic to the Domestic 策展人 Curator|大衛.卡帕尼 David Campany 日期 Dates|2021.03.25-2021.07.11 地點 Venue|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01、202、203展覽室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 Galleries 201, 202 and 203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官方網站Official website| 🤍 Facebook|🤍 Instagram|🤍

鏡週刊 文化》廟宇妖鬼皆藝術 策展人龔卓軍

1165
18
2
00:03:21
26.08.2019

從哲學研究者到藝術評論的身分,龔卓軍開始策展,也不過是近十年的事。他卻能一次次透過展覽,延展我們對臺灣意識的想像。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的展場裡,有一幅巨大到觀眾需要抬頭看的廟畫《保生大帝群仙會》。如果看得夠仔細,便會發現畫中保生上帝、仙女和神明的臉,竟都是同一張臉:長得像80多歲老畫師陳秋山自己的面容。不僅如此,陳秋山為了突破傳統民間信仰畫太平面的問題,閒暇時就看動物星球頻道,臨摹動物的解剖與動態,發展出更立體的技法,讓廟畫中的老虎、鳥兒和兔子生靈活現。原來把自畫像藏在畫中的情節,不只出現在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與《蒙娜麗莎》,在台南鄉間的廟宇,就藏著一位如此具實驗精神的藝術家。讓大眾重新看見廟宇民俗的藝術性和珍貴。 撰文:許越如 影音:梁莉苓

【策展人蔘】#1 奧拉也是西班牙文的HI!

1428
80
7
00:08:46
16.10.2018

2019 台電公共藝術節 系列影片 我們希望將這個藝術祭設定為適合大人帶著小孩來的親子藝術節、青少年能展現中二感..不!是想像力的情境樂園,長輩能欣賞沒藥醫的年輕人…啊不是,長輩能欣賞年輕人幹勁的好去處。 請您訂閱這個頻道,我們將這個頻道名字定為 策展人蔘,各位知道,人蔘嘛!就是一種很補的東西,希望您可以把它當成在欣賞一個策展團隊的養成計畫,希望這個即將發生在不久未來的藝術祭,能透過這株我們期許可以日益茁壯的心靈人蔘,變成一個大家都能喜歡的藝術祭。 臉書專頁 🤍 #奧拉之城 #gopro 7

優質系/源於對環境的感情 策展人劉真蓉:打開空間 引發價值

1769
22
3
00:05:16
12.11.2020

劉真蓉,這是近年展覽、活動、設計圈中的響亮名字,策畫了白晝之夜、大溪大禧、台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等大型文化事件。 豐原長大的劉真蓉,在自然環境裡體會愛上土地的樂趣,一身活力的她學景觀建築出身,又到荷蘭求學,奉建築大師庫哈斯為偶像,學習庫哈斯以建築改造社會的理想,期望將所有被禁錮的軟硬體和空間打開,引發更多的能量,改造環境,讓社會變得更好,一如她當年考大學時在媽祖前許下的願:「希望以後可以做貢獻社會的事、創造好的環境。」

跟著策展人 林睿洋 看展覽|照化入鏡:柯錫杰心世界​

110
3
0
00:04:36
20.07.2022

本次展覽策畫著重於梳理柯錫杰的創作脈絡,#自銀鹽出發 的第一個展間,展出許多柯錫杰以前從未發表過的作品,期許觀眾藉由這個展覽去認識柯錫杰是如何成為一個攝影藝術家,創作脈絡又是如何形成。​ ​ 來聊聊吧 策展人林睿洋​ ➤ 攝影其實是從暗室開始,藉由展牆黑與灰的氣氛,觀眾能感受到暗室的氛圍。 ➤ 展間內用金屬夾子夾著的照片則象徵著暗房裡的工作,把照片洗出晾乾的狀態。 ➤ 展區 #心象 跟 #時空顯影 為柯錫杰在攝影創作史上傑出的創作系列之一。利用簡單的元素、顏色塊面與線條輕易造就了豐富的意境,即所謂的 #心象攝影,為柯錫杰後期非常擅長的一種技法,同時也是當時台灣攝影史上一個比較罕見的創作方式。 ​ 綜觀柯錫杰這輩子的創作經歷,始終以非常敬業的態度去面對自身創作。歡迎大家走進展覽室,一起好好感受柯錫杰的創作魅力及浪漫之處。​ ​ _​ ​ 展覽資訊|照化入鏡:柯錫杰心世界 |時間| 2022/04/02 - 2022/09/11​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1 館, 2F 展覽室 C – G

【職場嘻遊記】藝術策展人 第一集

1514
18
0
00:12:33
04.11.2019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行動教育家 2019/10/4 ★小單元「職場嘻遊記」 善用社會專業善意,邀請各職類樂於分享的卓越人才,透過一系列單元,分享專業養成之道、職業發展潛能、職場喜怒哀樂、對家庭及親子相處之影響及個人成長過程故事等經驗,每周10分鐘小單 元,可有效反思教育與學習的意義,提供新的視角與觀點,讓聽眾對職業內涵有新的體會。

cellab - 策展人评论

2
0
0
00:01:01
31.08.2015

cellab 策展人评论

失重舞團《黃金 E 空間》─策展人耿一偉強力推薦

183
3
0
00:01:22
19.03.2018

空間無所不在,我們的存在就是一個空間,身體是空間,皮包內裡的空間也是空間,當我們開始移動的時候,空間也正在改變,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空間發生,產生神奇變化! 策展人耿一偉透過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得的紙、木條、膠帶,帶引我們探索空間趣味:「《黃金 E 空間》是 2018 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裡面非常有趣的表演,他帶領我們探索身體跟空間互動的可能性,很少有人像失重舞團留意舞蹈跟建築之間的關係。更難得的是,演出中各種不同年齡的舞者透過身體展現了藝術各種可能性!」 ◆ 時間:3 / 24(六)14:30 │ 3 / 25(日)14:30 ◆ 地點:中劇院 ◆ 票價:600/800

【策聽 - 策展人語:《天書》】

885
11
0
00:02:36
09.04.2020

【策展人語:#7《天書》】 「置身於《天書》之中,恍如徜徉在文字汪洋一樣,感覺宏大肅穆,而其顛覆性在每個時代的文明中都別具意義。」香港藝術館館長俞俏 (Leona Yu) 為大家解讀《天書》的精炒之處,細訴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的創作巧思以及作品本身帶來的閱讀自由。由四千多個偽漢字組成的字海,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不但顛覆我們既有的知識,更開放讀者重新思考文字的可能。 在藝術家創建的字海當中,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與別不同的讀者。 香港藝術館明天重開,歡迎大家到來與徐冰的《天書》展開對話,讓文字的故事延續下去。 延伸閱讀 -《符號穿梭》:🤍 有關「策聽」:🤍 #解讀未知 #一個人的博物館 #策聽 #生活家說 #天書 #符號穿梭 #旅居香港日本人 #文字 #日本漢字 #徐冰 #中國當代藝家 #優遊香港博物館 #香港藝術館 #香港博物館 #香港展覽 #網上博物館 #MuseumRetreat #HKMoA #Listening #LifeArtists #A_book_from_the_sky #Lost_in_symbols #XuBing #Chinesecontemporaryart #VisitHKMuseums #HongKongMuseumofArt #HKMuseums #HKExhibitions #Japanese #knows_and_unknowns

Назад
Что ищут прямо сейчас на
策展人 skyrim 巴爾 v2ray كذا Hyun Bin Lakai sikai dehi kapima. росія ракетний терор easy veg pulao recipe 認出 репортаж з фронту 薛丁山 знищено 豆哥 교장 ���������� �������������� Путин 藝人 andarela